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聚焦石城

石城客家小吃“出山”记

文章来源:江西农业信息网 发布者:XXZX发布时间:2015-05-18 15:05:00 字号:[ ]

 在石城美食街,前来品尝客家小吃的游客络绎不绝;土特产店销售火爆,老板们忙着打包快递包裹,准备外寄……今年以来, 石城客家小吃和土特产为石城人民带来收益近亿元。

  石城客家小吃在网下销售火爆的同时,线上也是热闹非凡、赚足人气。“年前的扯白糖,漾起了新年的欢乐;初七的米糍羹,开启了一年奋斗史;掺杂着花草的沙糍,则让我们感受到春天的味道……”近日,一则关于石城客家小吃的微博蹿红网络,赢得无数网友的点赞和转载,日点击量破万。

  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热播和绿色理念的回归,具有地方风味的石城客家小吃重新走进公众视线,成为线上、线下追捧的热点。

  一碗小吃,承载一段情怀

  小吃虽小,却承载着一段大情怀。

  “小时候很喜欢逛庙会,看大戏、赶热闹,最让我们欲罢不能的是那满街的特色小吃,圆滚滚的薯粉水饺、香喷喷的米茶、艾草包子、高田沙琪……每每想起这些,总能勾起我的乡愁。”石城县高田镇岩岭村村民温桂花虽在广东打拼多年,并在广东定居,但每年岩岭过漾(高田岩岭当地的风俗),他都会抽出时间回老家逛庙会、吃小吃。

  和温桂花一样,留下客家小吃美好回忆和浓浓乡愁的还有网友“猪也能上树”。4月25日,网友“猪也能上树”在新浪微博发表了一篇《再会小吃,再回家乡》的博文,立即引起无数网友转载和点赞。

  一首用石城地名和小吃为主题创作的思乡原创歌曲《转石城》,在网络上曾一度成为石城游子和网民追捧的神曲。

  石城客家小吃,不仅留给人们许多美好的回忆,承载了游子浓浓的乡愁,还传承着悠久深厚的客家文化。

  东晋以来,客家先民为躲避战乱,迁徙辗转至南方,与当地土著居民相融相亲,在传承中原饮食文化的基础上,与当地畲、瑶等民族、部落的饮食文化相影响、相融合,因食物种类、食物结构、烹饪方法、烹饪器具、饮食风味的不同,而形成了独具风格的石城客家饮食文化。

  作为当地客家人庆贺传统佳节和婚嫁寿诞喜庆时的一道必备菜——石城肉丸,其外形讲求圆滚,寓意圆圆满满,幸福和美;具有石城特色的薯粉水饺,外形紧致,别有嚼劲,意为团结一致,和谐相处;石城县木兰乡保留至今的正月初七“吃了七种羹,各做各零星”的做法,意寓不能再沉迷于安逸祥和的春节,要振作精神出门谋生……

  每一份小吃的背后,承载着一段浓厚的客家文化。

  一手绝活,却是一份担忧

  味美而富有文化内涵的石城客家小吃,本应前景光明,却因交通、价格、工艺等因素影响,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市场冲击。

  “客家小吃味美、做工生态,但因制作工艺复杂,制作时间长,利润低,很多人都转行了。”石城县丰山乡丰山村黄有明师傅拥有一手黄糍制作绝活,他告诉记者:“制作黄糍要经大禾米浸泡、甑蒸、打制、手揉等6道工序,耗时2天。人累不说,几个月下来制作黄糍所赚的钱远低于外出务工的收入。很多人都不愿做,年轻人更不愿学。10年前,我们这个小组有12户制作黄糍,现在就剩我一家。”

  “近几十年来,失传的石城客家小吃不下10种,客家小吃正遭受现代食品工业带来的冲击。”赣南师范学院客座教授、石城县民俗学者温涌泉对客家小吃的消逝分外担心。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外地特色小吃的不断涌入,给石城当地特色小吃带来巨大冲击。加之当地一些客家小吃生产企业产业化意识不强,存在食品包装与设计不时尚、制作标准不够统一,质量参差不齐、品牌推广乏力等问题,导致石城客家小吃知名度低、销量低。

  “一种小吃蕴含一种文化,一种小吃的消亡,也意味着一种文化的消失。”温涌泉表示。

  一场突围,迎来一片生机

  面临现代市场的冲击,客家小吃该如何突围呢?

  突围,需要寻找突破口。

  近年来,石城县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推进旅游强县建设,旅游产业发展风生水起。旅游的兴起,带旺了人气,带来了无限商机。

  石城县瞄准旅游商机,以“绿色、生态、环保”为目标,积极引导小吃手艺人改进工艺,提高效率,强化小吃食品制作过程的监管,确保上市小吃在色、香、味上地道正宗,卫生安全上经得起考验。同时,将客家小吃搬上旅游的舞台,在景区举办小吃会、开展民俗展演、推出客家宴,打造美食街、举办美食节,制作便于携带、保存,设计精美的客家小吃旅游产品。

  与此同时,该县通过网上投票、调查问卷等方式,开展以“十大小吃”等为内容的石城“十大民俗”评选活动,积极推动客家小吃网店开设和图文宣传,提高石城小吃的知晓度和美誉度。

  突围之后,再见阳光。如今,石城客家风情商业街里小吃店鳞次栉比,游客爆满;投资10亿元的客家旅游一条街开放迎客,客家小吃成为这里的“重头戏”;石城手工粉干不但进入沿海周边大超市,还远销美国、英国等欧美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