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文章来源:发布者: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时间:2011-11-07 17:11:00 字号:[ ]
 

政府工作报告

2010120日在石城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县长黄金龙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简要回顾

2009年是负重前行、奋发有为的一年。县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扭住“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不放松,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克难奋进,抗击国际金融危机取得重大胜利,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完成生产总值20.5亿元,增长11.0%,首次突破20亿元。财政总收入1.73亿元, 增长21.0%,增幅列全市第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6亿元,增长24.8%;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均实现三年翻番;完成财政支出6.77亿元,增长35.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14.98亿元,增长142.7%,其中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额7.1亿元,增长42.5%,增幅列全市第2位。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亿元,增长1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70元,增长5.5%。农民人均纯收入2598元,增长1.0%

——抓项目、增投入,发展基础更加稳固。

2009年开工建设重点项目58个,完成投资13.2亿元,比上年增加9.2亿元,石吉高速连接线、B标段二期安置房、灾后林业生态恢复等23个项目全面完工,石吉、鹰瑞高速石城段顺利推进。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3640万元,改造路基136公里,铺设路面108公里。开工建设电网项目4个,35kv龙岗、丹阳、睦富变电站改造、扩建、增容工程全面完成,古樟35kv变电站建设进展顺利。向上争取各类资金4.6亿元,增长17.5%,连续第三年保持近1亿元的增量;争取中央扩大内需项目116个,开工110个,已完工79个,完成投资1.37亿元;争取建设用地指标1437.3亩,是前五年的总和,增幅列全市第3位。金融信贷投入大幅度增加,全年净增贷款5.81亿元,增幅列全市第3位。

——抓改革、促开放,发展活力得到增强。

十大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清理政策文件576件,新出台政策文件90余件。深入开展了“支持企业应对金融危机渡难关”主题活动,建立了十大体系服务企业“流动窗口”,组织政银企融资对接洽谈会、企业用工招聘大会15场,帮助企业解决贷款6300万元、招工2369人;建立十大体系进乡村社区服务站、农民工创业就业服务站10个,积极开展了服务返乡农民工系列活动,帮助3100名农民工实现再就业。行政审批“一站式”服务和产权交易阳光化操作向乡镇延伸,乡镇农民服务中心和公共资源交易站全面建立。开展了《旅游标准体系》编制。启动了十二五规划和加快融入海西经济区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成功举办了十大体系建设五周年成果图片巡展和“三谈三促”专访活动。在全市率先建立了人大、政协季度联合视察十大体系建设工作制度。圆满承办全市十大体系办公室主任工作会议并在会上作经验介绍。

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启动了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已呈报市政府审批。完成了对城发公司的股权收购,实现融资1.8亿元。行政许可事项、投资审批事项、办结期限等“三个缩减30%”的目标全面实现。执收执罚部门收支完全脱钩试点改革深入推进, 公共财政体制进一步完善。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发放工作得到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及边远山区津补贴改革全面实施。完成事业单位岗位设置4577人。林业产权交易中心纳入县招标投标中心统一建设和管理;建立了县级农村土地流转经营管理服务中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试点工作有效开展;兽医体制改革做法在全市推广。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开展了与“长珠闽”地区商务成本对比调研活动,进一步完善了我县鼓励投资优惠办法。实行了县四套班子领导带头招商,组建了8支小分队开展专业招商。积极推进产业招商、大项目招商,新引进投资超亿元项目2个。扎实开展了“招商引资月”和招商引资“百日会战”活动,成功举办3次大型招商活动。全年新批外资企业4家,实际利用外资1385万美元,增长5.0% ,其中现汇进资333万美元;新增外贸自营进出口企业4家,实现出口业绩28万美元,外贸经营者备案登记实现零突破;引进内资项目47个,实际进资8.05亿元,增长51.9%

——抓产业、调结构,综合经济实力稳步提升。

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全年发放各种惠农补贴2713.94万元。大力实施“造地增粮富民工程”,全县新增耕地1200亩。种植水稻26.1万亩,总产量超过10万吨;种植烟叶3.52万亩,收购11.83万担,均价达7.55/斤;种植白莲6.5万亩,年产鲜莲1.45 万吨;新开发油茶2万亩,我县被再次列为全省现代油茶产业建设基地示范县;新增果园2000亩,果品总产量达2万吨,果品市场营销体系建设成效明显;生猪、水产等主要农产品产量保持增长。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1家。完成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2万人次、职业技能培训6210人次。推广各类先进适用农机具2567台,全县农机总动力达20万千瓦。进一步改善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重点推进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烟水配套、土地整理、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实施。整合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1650万元,完成100个村庄、2个市级示范圩镇整治建设;10个乡镇圩镇整治和珠坑乡整乡推进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完成改路92.7公里,改水改厕3162户;新建沼气池985座,推广太阳能580户。村镇建设空心房拆旧建新模式、规划执行和新房型推广、困难群众住房救助、集中移民安置等做法在省、市作经验推广,先后有60多批3560人次前来考察。

工业经济回升向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 1.17亿元、主营业务收入3.63亿元、利税总额2343万元,分别增长26.3%45.3%11.5%。工业用电量达2865万度,增长29.5%。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累计达到12家。机械电子、矿产品精深加工、轻纺服装、食品加工等优势产业培植力度加大,部分传统产业实现可喜的转化升级和壮大。通用机械制造、华辉矿山机械制造、宏盛彩印包装、盛威针织等项目进入园区建成投产,铭鑫废旧家电回收处理、恒兴机械铸钢、海崴服装生产等项目进入园区开工建设。古樟工业园建成标准厂房1.22m2,入园企业达8家;二期工程完成征地640余亩,“五通一平”顺利推进,完成投资近5000万元;小松、屏山特色创业园开工建设。

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52亿元,增长13.1%。旅游业发展取得新突破,全年接待游客14.5万人次,增长67.0%,实现旅游总收入5500万元,增长56.5%。旅游宣传推介成效显著,我县荣获“中华文化旅游名县”、“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国大学生最喜欢的旅游目的地”称号。旅游基础设施和通天寨、赣江源等景区建设顺利推进,水庙—赣江源旅游公路建成通车,县城—通天寨—九寨温泉景区旅游公路开工建设,九寨温泉项目一期将于2010年元月25日起试营业。物流产业整体效益稳步提升。金融服务业彰显活力,赣州银行、中国平安财险公司在我县设立分支机构并开业运营;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9.03亿元,增长23.7%,贷款余额13.76亿元,增长73.1%;金融业实现税收452万元,增长43.5%房地产业不断回升,全年完成投资1.5亿元,增长33.8%;实现涉房税收1700万元,增长25.7%。信息产业迅猛发展,移动电话用户达10万户,互联网用户达8397户,实现总产值6946万元,税收240万元。全县新增各类宾馆、酒店、餐馆198家,累计达到590家,住宿餐饮业实现税收272万元,增长28.0%。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加速发展,新建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1个,累计建设“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190家。

——抓建设、强管理,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

全县城市化率达33.0%,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县城新增建成区面积0.4平方公里。城市规划体系更加完善,投入财政资金320万元,进行了《石城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县城规划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现100%覆盖。加大了城市规划和土地监督管理力度,查处违法违章建设用地134宗。新开工和续建22个城市重点工程,累计完成投资3亿元,是上年的两倍。迎宾大道二期、兴隆东路、桥西路等一批道路工程竣工,客家风情商业区、赣江佳苑、锦绣佳园、碧水嘉园等一批房地产开发项目基本完工,县行政中心建设、城北出口景观改造、石城阻击战纪念园等一批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原电影院及莲花宾馆地段改造、防洪堤一期E标段、花坪巷贯通等一批旧城改造项目顺利启动。进一步加强了城市管理工作,建立了“门前三包”等一系列长效机制,开展各类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20多次,城市脏、乱、差现象得到改观;加大了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力度,完成小街小巷硬化1.45m2,新铺设和整修人行道5400 m2,城市环境更加整洁、靓丽,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抓民生、保稳定,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改善民生力度加大。全年投入各类民生资金2.45亿元,增长43.9%,市政府下达的89项民生指标全面完成。城镇净增就业人员3284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9678人,“零就业家庭”就业率达100%,接收103名大学生参加见习。劳动力资源市场投入使用,扶持新建珠坑等4所省级标准化劳动保障事务所。养老保险、基本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完成任务数的100.3%101.2%100.03%,启动了失地农民和“三类人员”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05%。城市和农村低保人平月补差分别提高到155元、65元。发放城乡医疗救助金545万元,惠及困难群众1.63万人次。农村五保集中和分散供养水平分别提高到2400/人·年、1260/人·年,集中供养水平比省定标准高出540/人·年,社会福利院扩建进展顺利,新建成全省最好的乡镇敬老院——小松中心敬老院。下拨救灾救济金280万元,救济灾民1.6万人次。全省社会救助和救灾救济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我县连续第三年被评为全省社会救助工作先进县,木兰乡新河社区被评为“全国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启动了困难群众遗体免费火化工作。大力实施了农民健康工程,为1.5万多名农民进行了免费健康体检,为902名白内障和42名唇腭裂患者免费手术,我县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光明·微笑”工程先进县。发放农村孕产妇分娩补助19.98万元。扩大免疫规划工作全面落实并顺利通过省级考核验收。为4.5万名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和免费提供教科书,为2143名贫困家庭寄宿生补助生活费,向677名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117名中职在校学生提供了生活困难补助,资助贫困大学生188人。新建廉租住房1.56m2,第一批54套廉租住房已分配入住,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93.5万元。完成100户农村低保户和残疾人家庭危房改造,占目标任务的180%;解决了38户优抚对象的住房困难问题。全省解决住房困难群众住房问题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完成深山区、地质灾害区移民扶贫1061人,赣江源生态移民1459人,我县被评为全省移民扶贫先进县。新增5条农村客运班线,行政村通水泥路率达98.0%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科技富民强县工程顺利推进,带动企业7家,惠及农户865户。引进农业新品种5项、新技术4项;引进工业新成果1项、新技术2项。年内申报专利10项,其中获授权6项。大力实施教育“3+1”规范性文件,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农村教育网点布局调整和“普九”债务化解工作稳步推进。石城二中等7所学校校舍安全工程顺利完成,职校新教学大楼投入使用,启动了实验小学、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城乡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得到提高,新妇幼保健院建设基本完工,新人民医院建设进展顺利,新建成5个乡镇的卫生院住院楼和门诊楼,7个村级卫生室,16个五室分开标准卫生室,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效控制了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流行,公共卫生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食品药品监管得到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县级文化共享工程全面完成,新建成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文物保护得到加强,完成了桂花屋维修,启动了闽粤通衢(镇武楼)修缮工作。石城灯彩名片效应逐步形成,“石城花灯”在市“建国60周年、撤地设市10周年”庆典活动表演中获金奖,我县创作的《珠坑村之歌》获首届全国村歌大赛“十佳村歌”。成功举办首届农民运动会和第四届老年人健身体育运动会,老年人柔力球队获首届全国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柔力球规定套路比赛银奖,新建成6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广播电影电视事业迅速发展,广播电视公共覆盖率进一步提高。积极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全面完成了省市下达的人口计划任务,新建成横江、屏山计生中心服务所。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得到加强。《石城县志》编纂工作全面完成。民族宗教、新闻出版、外事侨务、对台、气象、水文、统计、粮食、供销、档案、防震减灾、人防、慈善、残疾人事业、老干、老龄、妇女儿童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扎实有效。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营,垃圾中转站建设进展顺利,垃圾填埋场开工建设,我县被评为全省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先进县。关停污染企业5家,限期整改7家,查处环境违法案件28起。全面完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任务,县城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二级标准,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4%,饮用水水质达Ⅱ类标准,出境断面水水质达Ⅲ类标准。整治乱挖乱采、乱埋乱葬等工作取得新成绩,矿产资源整顿和规范工作有序推进,科学文明的殡葬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全市现场调度会在我县召开,《农村墓地用地管理办法》被《中国社会报》刊载并在全省推广,我县被列为全省6个农村公益性墓地建设试点县之一。赣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申报工作进展顺利。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900公顷。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强势推进,完成山下、山上造林6.66万亩,我县被评为全省综合先进县、全市通道绿化先进县,并在全省、全市大会上做经验介绍,小松镇获“中国绿色名镇”称号,封山育林和森林防火工作得到加强,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3.0%

和谐平安局面进一步巩固。安全生产态势平稳好转,“两杜绝、三下降”目标全面实现。信访工作取得新成效,信访问题停访、息诉率达90%,越级非正常上访实现“零”目标,我县被评为全省处置赴京非正常上访先进县和全市信访工作先进县。人民调解取得新成效,新形势下衍生的各种矛盾有效化解。打黑除恶斗争进一步深入,圆满承办了全市继续深化打黑除恶斗争动员表彰大会,并在会上作经验介绍。治安防控水平大步提高,在全县主要通道口安装了高清视频监控治安卡口,率先研发并开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工作平台”。“户户联防”、“一联二保”治安报警网络建设经验做法得到中央和省、市政法委充分肯定并在全市推广。公众安全感满意指数位居全省、全市前列。

——抓服务、提效能,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深入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干部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坚持了政府组成人员集体学法制度,稳步推进“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以“机关效能年”活动为契机,大力削减行政审批事项,建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政府工作实现提速增效。进一步健全重大决策听证、重要事项公示、重点工作通报制度,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进一步提高,科学民主决策水平得到提升。进一步健全惩防体系,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大力推进电子政务监察,政风行风不断改善。主动接受人大监督,支持政协参政议政,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代表、委员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97.9%大力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组建了综合应急分队,成功举办首次应急救援综合演练活动,被军分区作为示范教程在全市推广,并应邀在国家应急知识培训班上作经验介绍。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石城的经济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的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得益于干部群众的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在这里,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驻县部队、武警和消防官兵、公安干警,向省市驻县单位、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帮助石城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总量小的格局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发展任务十分繁重;二是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结构调整任重道远;三是发展投入不足、用地指标紧张等问题仍然存在,解决发展瓶颈问题任务艰巨等等。政府已经引起高度重视,将以更加扎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0年工作目标和要求

各位代表!今年是确保“十一五”规划圆满完成的冲刺之年,是国家扶持海西经济区建设、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五新”石城建设,为“十二五”规划启动实施创造良好条件的一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大力实施“融入海西区,建设新石城”发展战略,抢抓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两条高速公路开通重要机遇,走生态立县、旅游兴县、工业强县之路,夯实基础抓项目,做大城市旺人气,产业为本建新村,生态文化兴旅游,招商兴工上水平,改善民生促和谐,统筹推进求赶超,凝心聚力谋跨越。全面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向前发展。

2010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生产总值24.0亿元,增长12.0%,力争增长14.0%;工业增加值3.7亿元,增长15.0%,力争增长20.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亿元,增长30.0%,力争增长35.0%;财政总收入2.0亿元,增长15.7%,力争达到2.09亿元,增长21.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49亿元,增长18.5%,力争增长24.7%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1.0亿元,增长55.0%;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7742元,增长6.5%,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696元,增长3.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0‰以内;化学需氧排放量削减6.0%;社会各项事业有较大发展。

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实现上述目标任务,要努力把握好以下原则:一是把进位赶超、跨越发展作为当务之急。充分发挥投资、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作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赶超发展中谋求提速进位。二是把夯实发展基础作为重中之重。着力抓好一系列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三是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主攻方向。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四是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强大动力。注重用改革的办法破解难题,用开放的战略推动发展。五是把大力改善民生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保增长与保民生、保稳定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

三、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围绕扩大有效投入,将重点项目建设推向深入

推进项目扩投入。全县安排重点建设项目83个,本年度完成投资16亿元。严格实行项目定人员、定任务、定责任、定时间、定奖惩“五定”责任制,确保项目建设按计划推进。进一步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石吉、鹰瑞高速石城段如期竣工,实现行政村100%通水泥路目标,建成下长浦—岩岭公路和县城—通天寨—九寨旅游公路,开工建设王竹甲—铁长公路,完成将军桥改建和渡改桥建设任务。进一步完善电网结构,争取国家电网“双电源,双回路”项目,全面完成古樟变至丹阳变、110千伏站至睦富站、110千伏站至古樟变输变电工程。继续抓好通讯、能源等其它基础设施建设。

向上争资扩投入。开发项目75个,其中投资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10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20个。千方百计开展争资争项,实现争资额4.5亿元。全力争取扶贫开发、铁路取道石城、民生工程、三农工作、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领域的一批重大项目。积极争取更多的用地指标。

激活民资扩投入。大力推进干部干事业、能人办企业、农民抓产业、居民创家业、外出返乡务工人员回乡创业,营造全民创业的浓厚氛围。消除所有制歧视和体制性障碍,降低准入门槛,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认真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项目建设。加强政策咨询、信息、用工、科技、信贷服务,支持和鼓励民营经济挖掘发展资源,拓展产品市场,推动民营经济上规模、上水平。

(二)围绕创新体制机制,将十大体系建设推向深入

打造融入海西经济区的体制机制新优势。强化合作、共赢意识,在全县形成主动接轨海西的广泛共识。健全对接组织,建立党政领导、部门互访的协调沟通机制。完成十二五规划、融入海西经济区规划编制,加强政策研究,推进政策创新。加强产业联姻,形成与海西配套、互补的产业发展体系。打通进入海西的快速通道,积极营造开明开放、务实高效、诚实守信的发展环境。

力促十大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按照“形成载体、形成机制、形成环境”的要求,继续创新十大体系建设工作抓手。坚持“一个体系、一个特色”原则,进一步打造十大体系建设新亮点。继续抓好十大体系进园区、进市场、进乡村社区工作,加快创新成果转化。推进投融资体制、财政体制、社会保障、国有企业、政府机构、收入分配制度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着力破解十大体系建设中的节点难点问题,形成有利于进位赶超、跨越发展的体制机制。

(三)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将新农村建设推向深入

促进“五新一好”上水平。以提升质量和创新机制为路径,搞好村镇建设,完成100个省、市、县三级共建示范点和2个市级示范圩镇建设,继续抓好圩镇建设和珠坑乡整乡推进工作,启动80个乡村自主建设点。巩固、完善、提升空心房拆旧建新、规划执行和新房型推广、困难群众住房救助、集中移民安置等村镇建设经验做法,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发挥产业基础作用,扭住经济组织龙头,以好班子作保障,推动新农村建设“五新一好”协调发展,整体上水平。

推动现代农业新发展。做强做优烟叶、白莲产业,实现种植烟叶3.52万亩,收购中上等烟11.8万担;种植白莲6.5万亩,年产鲜莲1.5万吨。培植壮大油茶产业,新开发油茶2万亩。稳步发展果业,实现果品产量3万吨,其中脐橙1.2万吨。加大农业招商和政策扶持力度,以白莲、油茶精深加工为重点,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力争新增年产值300万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家,其中年产值500万元以上1家。加强果品市场营销体系建设。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向规模大型化、生产专业化、经营企业化发展,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0个,创市级示范合作经济组织2家。引导农民就业创业,新增农业科技带头人350名,合作组织骨干200名以上。完成农民培训2万人次。大力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具。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着力实施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烟水配套工程、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项目,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村道路建设,推进改水、改厕工作,完成新村点改路100公里,改水、改厕3500户以上。抓好农村清洁工程,新增300个村庄开展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试点工作,完成2个乡镇垃圾集中焚烧处理中心和城乡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建设。加快农村清洁能源改造步伐,推广太阳能600户以上,新建沼气池1000座,建设新能源利用示范新村点10个。

(四)围绕加快工业化进程,将招商引资和强攻工业推向深入

加大招商力度,提高引资质量。实行四套班子领导带头招商、驻外小分队专业招商等办法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组织各类重大招商活动,不断增强招商实效。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健全项目推进协调机制,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严厉查处侵害外商利益的行为。积极推进大项目和产业链招商,重点围绕机械电子业、矿产品精深加工业、轻纺服装业、食品加工业等主攻产业,引进一批财税贡献高的项目。全年实现实际利用外资1450万美元,增长5.1%,实际引进内资8.5亿元,增长6.3%,其中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4.2亿元,增长5.0%;完成外贸进出口140万美元,增长7.7%

加强产业培植,支持企业发展。全力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竣工投产,力争实现工业项目投资额3.6亿元以上。开工建设金石宝矿山设备制造、重工油膜轴承生产、水泥粉磨站一期、陶瓷综合开发、生物质能源、盛隆针纺等产业项目,争取恒兴机械铸钢、废旧家电回收处理、海崴服装生产等产业项目竣工投产。鼓励现有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力度,推动产品优化升级。进一步完善贷款信用担保平台,推进银企合作,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整合各种资源、资金,加强对重点企业招工、培训服务,减轻企业负担,提高劳动生产率。

加快园区建设,打造承接平台。坚持“财政投入推动、市场化运作为主”的多元化投资方式,加快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古樟工业园三期建设500亩以上,高速公路出口特色创业园建设300亩以上。新建标准厂房1万平方米。推进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年内承接产业转移企业12家以上。

(五)围绕推进新型城镇化,将城镇建设与管理推向深入

做大做美中心城区。做优城市规划,完成五年城市建设规划、城市商业网点规划(20102020年)编制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修编工作,做好仙姑岭森林公园开发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抓好东城河堤和西外路、西环路建设地段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启动县城规划区的管线、燃气供应等专项规划编制。抓好重点城市建设项目,完成花坪巷贯通、防洪堤E标段建设、城北出口景观改造项目,加快建设行政中心及财富广场、莲城广场、迎宾大道和兴隆东路两侧房地产开发项目,启动防洪堤二期、西外路、东环路、城南出口景观改造和轴瓦厂土地开发项目。做美城市环境,完成清华大道绿化,继续推进小街小巷硬化,加强对繁华地段和重要节点的美化、亮化。搞活城市土地经营,完善融资平台,抓好土地经营出让和政府公共资源运营,确保年融资1亿元以上。加强城市管理,强化行政综合执法,集中力量整治违法违规建设行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市容环境集中整治活动,重点解决乱停放、乱摆摊、乱挂设、乱清运等顽症;完善环卫保洁管理市场化运作机制,全面清除城市“脏乱差”死角;积极创造条件开展争创省级文明卫生生态城市活动,以创建促管理,充分发挥广大市民的主体作用,引导全民参与城市管理工作。

加快小城镇建设。贯彻“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特色鲜明、市场运作”的方针,着力提升集镇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支持乡镇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推动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用事业经营管理。理顺乡镇城管队伍管理体制,发挥城管队伍在集镇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健全和落实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政策措施,提高小城镇建设的整体水平,加速城乡一体化发展。

推进城镇化进程。充分发挥县城和乡镇集镇的支撑力、辐射力和带动力,引导人口向城镇集中,力争今年城镇化率达到35.0%;提高中心城镇承载农民转移就业的能力,促进城乡产业融合与分工,引导务工人员向园区集中;通过政策驱动、利益引导吸引农民进城投资创业、兴办产业,引导土地向大户流转集中。

(六)围绕扩大消费需求,将以旅游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推向深入

办好首届旅游文化节。举全县之力办好首届旅游文化节,努力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办出影响、办出成效,树立石城旅游形象和旅游品牌。发挥节庆活动综合带动功能,兴旺人气、带动消费,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年接待游客23万人次以上,增长55%,旅游产业实现总收入8500万元以上,增长50%

打造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围绕“一心一轴两带七片区”的空间布局,编制专项规划,推进景点建设,打造“中国最美莲乡,赣江源头石城”特色品牌将九寨景区建成集温泉度假、商务会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景区。加强通天寨景区、大畲荷花园、黄家屋及周边景点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通天寨省级地质公园申报工作。加快赣江源景区建设步伐。抓好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新项目申报工作。积极开展景区创A、酒店创星工作,力争九寨景区、通天寨景区通过4A景区验收,新增星级酒店2家以上,星级农家乐3家以上。

加快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完善信用、担保、保险等金融服务体系,加大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力度,力争全年新增贷款3亿元以上。加快培育现代物流龙头企业,带动全县物流业发展。增加普通性商品房供应量,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促进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认真做好家电、摩托车下乡及以旧换新工作。促进赣江源宾馆开业运营,完成水上乐园项目建设,加快发展住宿餐饮、休闲娱乐、康体疗养、家政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适应群众生活多样性、个性化需要,引导消费结构升级。

四、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发展

着力办好民生实事,提升“幸福”指数。做好规范公务员津补贴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发放工作,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开展就业创业培训,加强弱势困难群体就业援助,促进返乡农民工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400个,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3400人,完成各类职业技能培训4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积极争取列为国家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县,着力解决“三类人员”和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问题,认真做好养老保险跨区域转移接续工作,加快推进医保一卡通工作。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扩大农村死亡人员遗体免费火化范围。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水平,继续抓好“光明微笑”工程、残疾人康复工程、孕产妇补助、农村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等重大民生工程落实。认真落实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政策,积极开展资助贫困学生活动。完成廉租房建设和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任务,新建廉租房2.5万平方米,发放租赁补贴138万元。完成深山区移民扶贫1000人。

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提升“和谐”指数。深入推进富民强县工程,力争申报成功部厅级科技项目5个以上。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快学校网点布局调整步伐,优化农村小学教学点布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争创县职业技术学校为省级示范性职校深入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成实验小学、特殊教育学校、五中综合楼及石中、二中、五中塑胶田径场,完成县职校新校区二期工程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进一步完善医疗救治体系和公共卫生安全体系。进一步规范食品药品经营行为。加快新人民医院、新妇保院、县中医院住院楼工程和乡镇卫生院建设。加大石城灯彩传承保护发展力度,办好首届灯彩艺术节,做好《石城灯彩》公开发行工作。加快文化艺术中心建设,新建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完成桂花屋“三馆”布展开馆和“闽粤通衢”修缮工作。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举办县第二届运动会。积极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扫除广播电视盲点村落。抓好电影下乡工作,丰富人民群众业余生活。切实加大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力度,努力实现出生人口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人口性别比降低、符合政策生育率提高的工作目标。依法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抓好小松中心粮库建设。启动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建设。做好新编《石城县志》出版工作,完成《石城年鉴》2010卷编纂工作。统筹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升“生态”指数。认真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严格执行新上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低碳导向型社会,力争空气质量达二级,县城饮用水水质达Ⅱ类,过境断面水质达Ⅲ类。提高污水处理厂管理水平与运行效率,加快垃圾填埋场建设,力争垃圾中转站、填埋场尽早投入使用。抓好农村污水处理。加大国土资源保护力度,坚持集约、节约用地,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确保基本农田保护率85.6%以上。加大矿产资源整顿规范力度,严厉打击乱挖乱采行为,促进矿产开发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继续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2000公顷。扎实推进生态示范县建设。抓好赣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申报工作。深入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加强封山育林和森林防火工作,实行经营性林木采伐“零”指标制度,严厉打击乱砍滥伐行为,年内新增造林6.71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5.0%以上。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升“安全”指数。加大矛盾纠纷隐患排查调解力度,认真落实信访工作有关制度,积极推行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严格处置非正常上访行为。层层落实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制,加大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力度,促进安全生产监管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全面试行社区矫正工作,大力推进法律援助,积极开展“三调联动”,努力化解各种矛盾纠纷。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健全应急指挥机制,着力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和水平。

五、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在为民服务上有新理念。不断创新政府管理理念和方式手段,把重点放在为市场主体服务、营造发展环境上,放在解决民生问题上。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观念,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倾听群众呼声,尊重群众意愿,关心群众疾苦。牢固树立“为民服务零距离”意识,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下大力气解决群众反映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

在行政效能上有新提升。积极开展以“创业服务年”为主题的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削减行政审批事项,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深入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健全行政服务“绿色通道”。加快推进部门行政许可职能向一个科室集中,行政审批服务向行政服务中心集中,行政许可项目向电子政务平台集中的“三集中”工作,致力打造高效便捷的行政审批服务平台。着力强化县长手机信箱受理中心功能,充分发挥效能监察投诉中心的职能作用,加大效能问责力度,推动政府工作进一步提速。

在工作作风上有新转变。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持重实际、讲实话、办实事,提倡发短文、开短会、讲短话,把主要精力和时间用在干事创业上,用在狠抓落实上。强化大局观念和协作意识,做到善谋事、能碰硬、敢创新,认准的事情扭住不放,决定的工作一抓到底。大力整治推诿扯皮、办事拖拉和行政不作为、工作不落实、配合不协调等问题,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对政府的各项工作,要做到项项抓落实,件件求实效。

在依法行政上有新作为。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充分发挥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的作用,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圆满完成“五五”普法工作任务,认真做好“五五”普法依法治理迎检工作。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认真办理行政复议案件,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工作全过程,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加快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进程。

在廉洁从政上有新面貌。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建筑工程、土地交易、产权交易、政府采购、医药购销、资金监管等重点领域的反腐倡廉长效机制。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深化政务公开,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深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加大违法违纪案件查办力度,有效预防和避免违法违纪现象。大力倡导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坚决制止铺张浪费,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把有限资金用在改善群众生产生活上,用在加快发展建设上。

各位代表!拼搏战胜困难,实干成就伟业。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埋头苦干,为实现我县进位赶超、跨越发展的宏伟目标,为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石城而努力奋斗!